竹材漂白
组成竹材的物质中,约有四分之一为木质素。木质素的存在,使竹材本身具有颜色。而且,竹材由于生长条件不一,所含养份、光照条件差异很大,也造成构成竹材的内部成份不完全一致。因而,竹材的颜色会产生差异。另外,在贮运过程中,光照、水浸和温
度也会使竹材局部变色。因此,要使竹材改变颜色,主要是要使竹 材中的木质素脱色和提取竹材中的营养成份。从而使竹材颜色一
致和改善竹材霉变污染这一因素造成的竹材外观品质不良现象。 对于防霉处理法,前面已作了叙述,现竹材的漂白工艺及机理作一简要介绍。
竹材的漂白工艺,主要是对竹材中木质素进行的处理。漂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脱去木质素的漂白,另一种是保留木质
素的漂白。一般地说,脱去木质素的漂白可以得到白度高而又稳 定的竹材,而保留木质素的漂白,达到白度的效果要差一些。在生
产实践中,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并不是的,而是视工艺不同而相 互使用。下面,介绍几种常用的竹材漂白的方法,以供读者参考。
1.H2O2(双氧水)漂白法
双氧水有氧化性,又具有还原性,在酸性介质中或碱性价质中都是一种强氧化剂。当双氧水遇到了更强的氧化剂时,在酸性或
碱性介质中也可以作还原剂。利用双氧水的这种特性,可以脱去竹材中的一部份木质素,并可提取竹材中的蛋白质、糖份和淀粉等 营养物质,使竹材表面变成白色。
双氧水漂白法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竹材漂白法。各地在生
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。按漂白温度和漂白液的浓度一般区分为冷漂、热漂、浓漂与淡漂四种类型。冷漂法是在常温下进行,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,对设备也无特别的要求,缺点是漂白时间较
长,影响生产率的提高;热漂白法对溶液要有加热设备,漂白所需加的时间短,漂白效果好,但成本较高。热漂的温度一般视制品的
厚度及形状而不同,控制在75℃以下,温度太高,会加速双氧水分解;浓漂:工业使用的双氧水。的浓度一般为36%,浓漂是指双氧水。漂白液不经加清水稀释而直接使用。采用这种漂白法可以在很短的
时间内获得较好的表面漂白效果。但是,这种方法耗用的双氧水 较多,竹制品漂白后的耐久性较差;淡漂法是事先将工业用双氧水
稀释后再进行漂白操作的一种工艺。这种方法漂白的时间虽然长 一些。但是,由于其对竹制品的作用时间较长,深层的漂白效果
较好,漂白后的制品耐久性也较好,而且成本较低,特别是进行热 原处理时很值得采用。
使用双氧水对竹制品进行漂白处理,为了增强的漂白性能,可适当加入添加剂。目前,常用的添加剂有焦磷酸钠和氢氧化
钠。在使用过程中,可以将添加剂单独使用,也可将添加剂加入双氧水。溶液中,添加剂的加入量一般为溶液总量的0.5%一1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