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一次湖南省古树名木普查了解到,全省现存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数量已不足11万株,较30年前减少3成。专家认为,导致古树名木死亡的杀手是雷击,并建议对古树名木安装避雷针进行保护。
2500岁的树在东安
省绿委专家告诉记者,的一次全省古树名木调查统计工作已经结束。全省的古树以松科及壳斗科居多。在 现存古树中,有枫香21366株、马尾松10035株。其中位于东安县南镇乡马王村的古银杏植于春秋战国时期,至今已存活了2500多年。而城步苗族自治县安营乡金南村海拔800米山地河谷中的东晋人工古杉林也有1600多年的历史。
据了解,湖南现存古树名木102831株,分属65科、164属、322种。其中,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有989株,300至500年树龄的古树有5745株,剩余为300年以下树龄的古树名木。
雷电屡屡击杀千龄树
“古老的树木,冲天的树冠,在一片空旷之地中,很容易成为雷电打击的目标。”专家告诉记者,近30年来,我省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已经减少近3成,因为雷击而造成古树“死于非命”的不在少数。
芷江侗族自治县岩桥乡小河口村一株树龄约00余年的古重阳木,树高15米,胸径394厘米,树冠荫地750平方米。1990年,这株古树主干被雷电劈成两半,至今“身负重伤”,奄奄一息。石门县太平街乡罗家当村一棵高30米,胸径100厘米,树龄约150年的大喜树,1982年遭雷击,主干折断,现已经死亡。
1995年,新化县大熊山林场山谷中,一棵500多年的连香树因遭遇雷击,至今“生命垂危”。而在湖南省东安县南镇乡马王村的一株古银杏,至今树龄已有2500多年,它也曾遭遇一场雷劈,树干从上到下被劈开,几乎被劈去了一半,形成70厘米宽的伤口。
避雷针如古树“金钟罩”
“除少数地方政府为知名的古树名木安装了避雷针外,到目前为止,我省并没有出台关于古树装置‘金钟罩’防雷的强制性规定。”省林科院古树专家侯伯鑫教授认为,对树高8米以上的古树名木安装避雷针,既可以及时避免雷击伤树,又可以避免雷伤人事故的发生。
侯伯鑫称,目前广东、湖北等地都对所有挂牌的古树安装了防雷装置,凡安有避雷针的古树及其周围树木,未发生一起雷击事故。湖南省属于多雷暴区,每年雷暴日平均45天左右,雷击古树事故时有发生。为了保护目前仅存的10万多株古树,给古树安装避雷针势在必行。